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出遊:三仙台戶外課程紀錄



因為工作、去南部白吃白喝、哥哥姐姐回家過母親節
一共被我蹺了三次課的東管處志工訓練課程
結訓需要48小時的要求,我是趕不上了
我想當志工誤導遊客的希望,還得緩一緩



今天是三仙台戶外課教學,頂著大太陽
揹著我的400D相機,來到遊客中心準備簽到

有簽到才有便當,這是最重要的



三仙台我寫過太多次了
但這次是最累的一次,當天是大晴天,讓太陽公公晒足三個多小時的我
皮膚有點要脫皮,眼球因晒太久而些微的刺傷

一趟下來的感覺是…志工不是一般人幹的



早上簽到後,蘇老師開始對三仙台的地形作解析
島上二千多種的植物,包含了國寶級的植物以及瀕臨絕種的植物

沒來上課,天曉得島上有這種稀有珍貴的物種生長在那



戶外課大家帶足了水以及遮陽的衣物
我真的自以為自己太耐晒,踢恤及短褲就上場
結果晒的跟鬼一樣的回家退燒,只差沒叫人來給我刮砂

啊,你老二也晒黑了呢。不,他沒白過

上頭的植物是「馬鞍藤」,又名為「海濱花后
在東海岸是很常見的植物,擁有很好的定砂能力

相關資訊參閱:環境資訊中心



這是「林投」,最高可長五尺,葉片帶有銳刺
而樹上結的果實不是鳳梨,如果你覺得鳳梨是長在樹上
那麼你會被月亮嘲笑…

林投結的果實可以食用,甜度高,有治療疔的功效

說到林投我只想到小時候看的林投姐鬼片,想到就腳抖
相傳為清代台灣四大奇案之一,女角因被騙財騙色後上吊於林投樹林
死後冤魂不散而得奇名

使用google鍵入「林投姐」可得到相關故事資料
相關資訊參閱:http://140.127.10.49/plant/mono/coro/pan1.htm



這是台灣很長見的「木麻黃」
在台東市區外種了一堆用來抵擋東北季風所帶來的沙塵暴

由於它全株都是細絲狀的枝椏,能讓風從空隙間滑過
不致造成樹的壓力,於是就算在強風的海邊環境裡
也依然能長成高大的喬木



因為我們人數很多,延路上吸引不少路人的側目
加上老師的解說及學員的筆記,遊客以為我們也是來觀光的

遊客:「他們的導遊都有解說,我們的導遊人在哪?」



老師在解說地質岩塊時,大家人手一機
學員認真的都在作筆記,我只是忙著拍照
要拍要寫,我沒那麼多隻手

經過這一次的經驗,我發現我缺的是「錄音筆」



終於要過橋了,天氣真他媽的酷熱
內褲濕了又乾 乾了又濕,半乾半濕,濕中帶乾
還好有海風的吹拂,要不然我直接漂過去對岸算了

三仙台巨大岩塊最高峰有77公尺
島長約1公里,面積約22公頃,民國77年9月完成220公尺長的跨海步橋

以前的橋色是紅色,為了迎接2000年的活動,換妝成了水藍色



離島可是沒有販賣部,隨身攜帶飲用水是一定要的
山羊哥拿的是不退流行的「一斤塑膠袋」Made In Taiwan.



同行的資深美少女也是隨行隨拍
我很配服這些退休志工,別看他們閒閒的樣子
他們可都是深藏不露的退休人員,全方位志工媽媽

你家裡的媽媽會用數位相機嗎?至少我媽不會

看這美少女的打份就知道他的專業勝過我這菜鳥的無知
長袖手套+無敵傘帽,有這兩樣的備配真的差很多

補記:

說真的,我並沒有發現我中招了
我想,你們也沒發現吧!?
就只有痞客的網友keman發現我被資深美少女攻擊

薑還是老的辣啊,凸我都凸的順其自然(比中指)
果然是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有一山高



這大叔的打扮就專業了,光從造型就知道他志工年資深厚

大叔:「我今年剛加入而已」。來人啊!拖下去打…



隨手拍了路過的小妹妹
他老爸對著我微笑



往裡頭走的都是我們的人馬
人數這麼多,教學上不容易



隨拍了一位成功鎮的海釣客
瞧他這身裝扮可拉風了



有人覺得釣魚的愛好人士真是狂熱
這種大熱天待在太陽下等著魚吃餌
成功鎮有不少人士是靠海釣討生活
他們這些海釣高手,收入可不低俗啊!



無敵戰鬥海釣鞋是一定要的
穿的時候一定要穿這樣,才顯的出自身資歷

釣客:「打架時,發射的速度比較快」



靠著吹海風,但護欄燙的不得了



當地居民附和「八仙過海」的故事
稱呂洞濱、李鐵拐及何仙姑曾在洞內暫住,故名三仙洞

這島上有三座由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所構成的巨大石塊
而稱此為「三仙台」



左邊那位是東管處的員工淑娟
不反對的話,我想為你們唱一首「a little umbrella」(譯名為:一支小雨傘」

you and me.together take a little umbrella
raining day. i come take care you. you come take me.

咱倆人,作陣舉著一支小雨傘
雨嚕大,我來照顧你,你來照顧我



百合?



老師不是萬能的,必竟有太多植物長的太像
部份學員本身就是老師出身,博士、教授、老闆都有

就只有我,純粹出來踏青的(心虛)



這是很美麗的「濱龍吐珠」
算是這整個課程裡,我最喜歡的植物

老師說要用心去觀察這小世界的美麗
當你用望遠鏡眺望遠方之際,何不用顯微鏡看看你週邊美麗的事物呢?
懂幸福的人,幸福就會在身邊…

你們知道「濱龍吐珠」的珍貴嗎?

如果不是透過老師的解釋,在眾人眼中他也不過是不起眼的角色
「濱龍吐珠」可是三仙台的原生物種,是國寶級的植物,三仙台的三寶之一
「白水木」、「台灣海棗」、「濱龍吐珠」皆被列為三仙台三寶


而前兩種植物在東管處的復育下,已經可以在別處見得
生長在蓄水珊瑚礁岩上的「濱龍吐珠」,復育非常困難
加上珊瑚被嚴重破壞,數量相當稀少

濱龍吐珠:「到三仙台,千萬不要把我採(踩)回家,我寧死不願被打包帶出場」



這帶點微毛的傢伙是「土丁桂」是非常優異的定沙植物
其耐旱、抗風的優異能耐,絕非其他外來植物可比擬
在澎湖等離島從事栽植綠化,防止表土流失

阿桂會開藍色的花朵,可惜我們去的還不是時候



這是土丁桂毛毛的100%裁圖
別以為他只會長毛,他還有藥用療效呢:
全草。清熱、利濕,治黃疸、痢疾、淋濁、帶下、疔腫、疔瘡等



老師發現了一株枯掉的台灣百合
但其花苞裡頭有種子可播種

老師:「來,每個人帶五粒回家種」



看到這張我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就是…在場的人…


就我沒戴帽子、就我沒戴帽子、就我沒戴帽子(打滾)



這株我不知道是什麼,等人來解答吧



熱愛這片土地,尊重上帝賦予每一物種的生命
愛台灣不是喊喊而已,最基本的…

請不要亂丟煙蒂好嗎?(跟我爸和我哥喊話)



這是原生種的「海埔姜」,普遍分布於全省各地濱海平野
由常見於海岸高灘地,是海岸定沙的重要植栽

全草蔓生平鋪於地面,春末夏秋間開淡紫色小花,果實可供藥用
漢人將成熟的果實採收曬乾儲存,用時煎服以治風熱、頭疼

資料引用於:http://www.mjes.tpc.edu.tw/teach/KuLa/a118.htm



下次我記得了,拍植物別開大光圈
光圈開下去,對於植物的辨視會有影響
像這草,我也不知道是啥…

老師說有種植物一年只長一公分,就不曉得是不是這個



很大隻的狗蟻,這在濱海公路的海岸都很常見,粉大一隻



這是「蘭嶼木藍」,有「蘭嶼」二字當然是先從離島蘭嶼先啟發蹟
專家推測可能是蘭嶼種子漂洋過海到三仙台落地生根



這是「苦藍盤」的蕊
老師說平常他是不摘的,要不是為了我們…(賣假啊,老師)

相關資訊請參閱:http://www.hulu.com.tw/moi/Clerodendron_1M.htm



平常我輕功只要幾分鐘就走完的路
光這一段,耗了近小時,我的頭我的相機要過熱了



這是「臭娘子」,扯下花葉搓揉之後有股特殊的味道
大家在聞味道的同時我沒有參與,因為我忙著拍照
所以是什麼味,我也沒辦法分享

「臭娘子」生果綠色,熟果紫色,抗風耐旱抗貧脊



這是三仙台三寶之一「台灣海棗」,現在常見於濱海地區

花蓮地區的阿美族人,取其果實食用
種子炒熟後種仁也可以食用,甚至進一步利用其主幹的生長點
但是被砍下生長點的植株,等於讓一棵樹木死亡

台灣海棗的果實成熟時,常引來多種鳥類



這是「瓊蔴 」嗎?



終於走到涼亭了,熱到一個頂,水馬上開來喝

我是有禮貌又低調的中年人,敬老尊賢是我每天都在作的事
難道我一三五遷老人過馬路,二四六去海邊淨灘撿酒矸仔,這些事我需要公開說嗎?

位子不夠座,我坐地上喝水休息

長輩:「少年仔,幾梯的?想坐椅子,下輩子吧你」




涼亭旁有「大力金剛掌」



真的是大力金剛掌



因為我們人太多,嚇走了私密的情侶
唉…你們走是對的,省得被我怨念光波掃到



休息十分鐘左右,大伙又往燈竿的方向走去



其實以我的腳程,這來回一小時多一些,就可輕鬆走完全程
三仙台島上步道的規劃,設置的很周全
除了往燈竿的路要爬高之外,其它的路並不難走

如果出門還怕累怕流汗的話,待在家吹冷氣就好了



延路都是這種步道,走的輕鬆愜意
但豔陽高照的日子來這裡,請記得塗上防晒乳,東部的紫外線並不好惹



這兩座石頭得用你的想像力



來到這裡,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不管是左還是右,最終都可以繞著一圈回來



我們選擇比較險峻的路段前進,而這路段並不歡迎遊客進入
雖說安全,但仍有危險之餘,一不小心就會摔下海
該路段大致上都是在地釣客出入居多



很多人來過三仙台
但這後面的美景你走過嗎?

八成的遊客都會在這裡止步,不是累就是懶的再繼續前進



不小心滾下去,命連半條都沒有的剩



護欄的一旁,發現了這個…

桔梗蘭-百合科
桔梗蘭又稱山菅蘭

老師說桔梗蘭的毒性很強,可以拿來毒老鼠
我還一直以為這是山菜「黑甜仔」,因為果實長得太像了

上圖為桔梗蘭的果實



以前的人將米浸泡在桔梗蘭搗碎後的汁液,當作老鼠藥
拿去毒老鼠,所以桔梗蘭又叫做老鼠砒

果實具有漂亮的藍紫色,但是千萬別誤食了



這是「防葵」又稱日本前胡。

是複繖形花序,葉子是 1 ~ 3 回的 3 出複葉,寬卵形,葉子的前端多呈 3 裂
常在 5-7 月開花,結的果實為扁平狀的離果
秋天時地上的葉子會漸漸枯萎
只剩下長得像人蔘的地下根,到來年春天才會長出新芽

資料引用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大伙圍在「水晶井」,老師仔細的在作介紹



「水晶井」有兩座,這是比較大的那座
真該叫個學員站在那讓我拍,才顯的出這水坑有多大

看到這井時,我的唯一想法就是…也該讓我跳下去解熱了吧!



拍攝的同時,發現一旁無辜被釣起的小鰻



這是海蝕平台的區塊
這個視野大家一定覺得何來「平」字可言

繼續看下去就知道



每次帶朋友來,海蝕洞(合歡洞)是必經之地
去的當日,洞內還在整修,算是加強洞內的安全性
護欄及整平地面讓遊客進入時更加安全

以前進去超怕的,地面滑濕,頭還怕撞到凸起的岩塊
現在…安全多了



這是當地俗稱的「仙劍峽」
甚傳李鐵拐不爽荷仙姑與呂洞濱談戀愛
一氣之下舉劍劈石,如將二人分開之意

講白一點不就是「海蝕裂縫」嘛,仙什麼劍什麼峽啊…?



老師帶大家內入,還告訴學員,請勿使用燈光照明



裡頭伸手不見五指,能見度「零」
我等大家全部走完之後,打開手機的照明功能
輕鬆的走過去…

又沒帶女朋友,何必要走這條路自己嚇自已?



合歡洞內禁止大聲咆孝,因為…小心落石



這間小白是早期囤放軍用物料的地方
這是聽隨行的老大哥說的,一旁的林投果實長的超大粒



大伙走到這裡,人數少掉一半以上
有人望之怯步,高唱黃克強的「倒退魯」

必竟平常沒運動的人,上去…往後的三天,肯定是自找麻煩
「鐵腿」會讓你起床、走樓梯有生不如死的FU…



這條繩索是釣客在走的路,想釣魚…沒這麼容易



通過了繩索,就可以走到遠處垂釣



燈竿就在不遠處,勇士們,衝啊…"
鐵腿是什麼?沒在怕的啊

(純粹心戰喊話)



這是海蝕溝,可見漩流
水的力量可日久穿石,風的力量可日久朽物

看看遠方,我們走了一段路了
能不能請賣便當的把中餐的便當提過來這裡?



燈竿,我來了
邊走邊拍,來個比基尼辣妹讓我止止渴吧!



隨拍一下護繩,這是新裝上的
以前我沒記錯的話是鐵鏈,但大多折損,所以全面換新



最後的幾個台階比較高,平常沒運動的到這裡,會想哭著找媽媽
天氣酷熱,我的相機機身很燙,其實這種天氣攝影,會折損B+W保護鏡的鍍膜
紫外線也會對鏡頭及機身的外裝產生影響,心疼…



來三仙台的遊客,十個有九個不會走到這裡
所以,如果你登頂過,恭喜你,你是那少數的幾個

不是難度很高,而是大多的遊客時間不夠



背包上的礦泉水是熱的
補充水份從這開始,老師提醒不要喝太多,以免盜汗



長輩們個個身強体壯,登頂後開始找地方歇涼
我的腳不會酸,不過身体倒是熱的很難受
你們難道不知道,胖子的受熱面積比較大嗎?



最右的豆漿老師,住在成功這麼久,第一次登頂
因為如此,罰你免費請我喝豆漿二次

講到這燈竿來頭不小,建立於1915年是全台東最早的燈竿
同年四月二十九日點燈,塔身為八角形白色鋼筋混凝土八角形方柱

民國十一年及五十三年修改,使用五等電石氣閃光燈 每六秒閃一次
明弧137度-039度,民國八十八年十月一日改設太陽能充電蓄電池
並使用白熾電燈泡發光,燈質不變
塔高:七.O公尺,燈高:六一.五公尺(高潮面至燈火中心)
公稱光程:九浬
位置:北緯23度07分40秒 / 東經121度24分48秒

(資料來源:感謝王河盛先生提供)


至於為什麼不叫「燈塔」只稱「燈杆」呢?

在海關服務的羅金光指稱
唯一差別在塔頂是否裝置「聚光」型的透鏡燈器
像富貴角燈塔的光程26.8浬,就比野柳燈杆的16浬多得多
所以是級數的差別,但指引船舶辨識方位和航向的目的都一樣

以前漁船哪來的GPS,所以這燈竿在當時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沒這燈塔,全給我觸礁去…



東海岸之美,就是這個光了
鏡頭18端不夠廣,下次再來之時,希望手上有Sigma 10-20的廣角鏡了

往下看海蝕平台,這下平了吧



今日海平面的能見度不高,想裸視綠島失敗



往下一望的海蝕平台與海蝕溝很美吧?
之前帶法國歐巴桑來的時候,他們驚嘆三仙台的美麗,直呼「what a beautiful」



宋姐的數位相機,觀景窗好大一個,我還以為是DV



不反對的話,請讓我用滾的下山



還好平常有在運動,要不然爬這樓梯隔日都會「鐵腿」
寫這一篇耗了四個多小時,沒辦法,太多植物的資料要查
看百科全書還不如親眼所見來的實在

熱乎乎的炎熱天,東管處志工大隊挑戰三仙台登頂…成功!

註:在此感謝志工宋明燕,宋姐相關植物資訊的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