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1日
公視來到本鎮籌劃拍攝紀錄片,題材取自於本鎮鏢手的素人故事與透過鏢旗魚技術來協助科技等
這回邀請了相當知名的英國導演來台協助拍攝
當聽聞法蘭克導演有拍過「漁人博鬥」(探索節目),心中突然熱血了起來
專業的攝影團隊來看這逐漸走入黃昏的鏢刺漁業,切入的點與角度另人好奇,好期待這紀錄片能趕快完成
#2
在一旁用相機記錄時,我忘了要關閃燈了(誤)
導演:「flash off」
#3
今年新港魚市場的漁獲量略走下坡
現在應該是黑皮旗魚的季節(從農曆過年後至清明前為盛期)
但漁販卻告訴我們,今年的漁獲量僅去年的一半,鮪類也是如此
洄游性魚類受到環境的影響甚多,是黑潮的問題?還是受季風影響?全球暖化?還是真的數量變少了?
我有好多的疑問,漁民也是
#4
中午過後,東部外海附近作業的漁船陸陸續續進港卸魚
氣象預報海況惡劣,不少位於蘭嶼外海作業的漁船也返港卸魚順便補充柴米油鹽等必需品
#5
討海人的家庭,牽手多為家庭主婦
平日除了帶小孩、處理雜務、打掃庭院應對進退外,等老公平安大漁進港應該是最重要的事
現在科技進步,早期哪來的手機,別說手機,船上連對講機都沒有
人一出海是生是死都不曉得,難怪早期的閩南語歌曲,總是提及許多討海人的心酸血淚,如:
「茫啊茫啊~蛋啊蛋~蛋嘸心愛伊入港,無采我無采我妝甲水噹噹」
「海風笑我 是憨人 海鳥笑我空等」
現在手機一撥,老婆沒必要在漁港空等,老公進港前,老婆一定攜家帶眷在港口等著
幫忙卸魚、聽聽抱怨,平地人也好,原住民也好,感情的鏈結是一樣的
自己幼時的記憶裡,也模糊的記得姐姐常帶我到港口等爸爸進港
爸爸早期是撈魚苗的漁民,進港後卸下藍色花瓶型的大桶子
裡面裝滿了一點一點黑黑的魚苗,那些小黑點則是仔魚的眼睛
魚苗還得請人邊唱邊撈邊算尾數,這活還真是個技術
唱數的叔叔愛喝保力達,所以外號也叫「保力達」,現在說的這些在新港早絕了
#6
近來旗魚數量少,拍攝當天市場還算爭氣的出現「僅一尾」
這節氣的白肉旗魚,瘦不拉嘰的沒啥油脂,價格都落在150元/斤左右
這與十一月中旬旗魚盛期的價格相比,則相差了數倍之遠
#7
這二年多來對新港魚市場的生態及作業模式略有初步的了解
哪區賣啥魚?哪魚哪釣起?那魚該怎賣?怎買才便宜?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傳統市場就是這麼回事
對頭一次來這裡的觀光客而言,這裡的一些都是新鮮的
#8
魚市場最值得關注的一環,就屬拍賣員與魚販之間「喊魚叫價」撕殺的戲碼
糶(讀:跳)手(右一)準備為拍賣暖聲,前後各會吹二回哨響
第一回聚焦,第二回等人(魚販)齊了,便再吹二至三聲哨後才開始拍賣
#9
漁民日月累積的經驗難以字載,目光一撇啥魚啥種是公是母心裡都有個數
資深漁販寶山叔說:「以我們這麼多年買魚經驗,第一眼看到魚,心裡分數就佔了七、八成
戳魚肉看油脂,只是讓這數更踏實些」
這些買賣功夫難以言教,長輩都說看久了作久了就都全會了
很多人想趕緊全學懂,但時間卻教人慢慢來,吃緊就撞破碗
#10
魚市冰藏旗魚的方式因魚獲價格預期高低也分很多等級
像上面這張照片就屬於「一般級」,最高級的不止要把碎冰鋪滿打實,必要時還得蓋棉被
#11
近來漁業署正宣導「鰭不離身」的處理辦法,簡單說就是鯊魚需全魚利用,不能只要魚翅不要肉身
別的地方我是不太曉得,在新港這裡無需宣導,因為這裡的鯊魚從早期就都是100%全魚利用
海洋資源應多愛惜,「割鰭棄身」如此糟踏食糧的作法的確讓人不恥
#12
全年無休的鬼頭刀(署魚),算是我最喜歡的魚鮮之一
端看個人喜好吧,有人愛吃一公斤要價七、八百塊的高檔深海魚,我就偏愛鬼頭刀這味
味噌鬼頭刀魚頭、煎鬼頭刀魚腹(要帶皮才好吃喔),炸鬼頭刀魚排(no.1)
#13
今天漁獲不多,連流刺網的收獲量也堪稱不佳
同事忙著為旗魚測長採肉,一併也入鏡了
#14
實驗室買了一尾四十來斤的紅肉旗魚,有請同事阿義幫忙肢解採樣
一尾魚可以研究的細節相當多,我是插花的門外漢,常常總是邊看邊問一知半解( zz )
拍攝過程挺麻煩的,一個完美的畫面可能要重複好幾次至滿意才行
採光打燈的部份也讓我領悟了,攝影這堂課要花的$$可是相當昂貴的呀!
#15
零下八十度超低溫保鮮的帶鏡就試了好幾次
畫面的片段規劃與安排真的很辛苦,攝影師揹著十幾公斤要價三百萬的攝影機也有夠累人的
這紀錄片還在籌片中,真是滿心的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