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工作:0121新港漁市隨拍



前文:一月二十日漁市拍攝

上個月拍的漁市照片,擺在電腦裡頭好一段時間
前一陣子朋友回來成功,說這裡變好多
我已經回鄉四年多了,並沒有太大的感受
近幾個月的道路翻修及新路燈標示…的確有了些變化

家鄉的地貌改變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過去
想回首就得靠舊照片
就像我拍的這些漁市照一樣,隔了十八天的過去
現在突然好想看看以前漁市的樣貌,和現在差異有多少

#2


黑皮旗魚

#3


下午的漁市場很熱鬧
上圖的大哥忙著肢解鯊魚,一旁的同事拿著勾子幫他撐開魚腹

#4


寶山叔與糶手正在對價

#5


雙手插口袋的老闆娘也是魚販
正在物色自己喜歡的魚

#6


拍賣完後,開始整理魚獲打包準備載運

#7


山貓載來了碎冰

#8


靠港的漁船也忙著出魚
他們會拿水管引海水進魚倉解冰
然後再一尾一尾的把魚給拖出來

#9


漁民合力將黃鰭鮪拉上漁市
重一點的魚就得使用拖吊的機台

#10


二點多,進行到拍賣「石喬」

#11


大部處理後的鯊魚(去鰭、去內臟)
後勤人員開始在魚腹內填充碎冰,保持魚体新鮮

#12


漁市拍賣戰場,也是最精采的聚焦點

#13


穿黃色雨鞋的是外藉勞工
魚喊到哪,他就把魚体上頭的碎冰給鏟開
方便魚販檢視魚肉新鮮度

#14


剛才的鯊魚鋪上冰後,還得再蓋上帆布
因為下午時段,太陽的光線大量湧進漁市場內
溫度會影響魚肉,所以還得蓋上帆布隔離光線

#15


很溫馨的畫面
阿公進港,阿嬤牽著孫子的手幫阿公處理漁獲

#16


前一陣子與同事家訪漁民
其實上了五十幾歲,還在捕魚為生的大有人在
五十還算一般,甚至還有八十幾歲的老漁夫仍在討海
一半興趣、一半生活,「不討海還能叫我們作什麼?」,漁民說著
討海人這份工作出現了斷層,是不睜的事實

阿嬤牽著孫子的手,跳起了雙人舞,左閃右閃的很有趣
漁市地面濕滑很容易滑倒,阿嬤當然要把手給牽緊了

#17


魚販叔豪邁的笑著,「多少也要添一點」
喊價有時候也是一種藝術
在跳躍的數字裡頭,其實也填充了些友情

#18


人生百態,這一張照片就充滿了許多臉譜樣貌

#19


魚販滿腦子的價值
這尾好不好?會不會賺?能賺多少?

#20


前頭的人賣力喊魚
後勤人員就接在後頭處理魚貨

#22


寶山叔檢視魚肉品質
我問同事為什麼魚腹內臟沒清掉
同事說:「這樣魚就更輕更沒價了」,網撈的旗魚,價格本身就不高

#23


糶手-宏志 VS 魚販大盤寶山叔及鯊魚館陳老闆

#24


排列整齊的黃鰭尾,冷的冒煙

漁民將魚拉進市場,會自動找空位將自己的魚一字排開
按照魚同性質作排列,方便交易

#25


陳大哥檢查魚肉,讓我覺得很像在瞇牌

#26


魚質好壞的鑑定,是長久經驗的累積
寶山叔(左一)自58年從事漁業工作,至今已有超過40年的經驗
產品外銷日本及台灣各地,真不簡單

#27


要離開時看到這尾翻車魚(曼波)
那一袋是他的腸子,也就是餐廳俗稱的「龍腸」
這腸子一斤好幾千塊,真的是好物

#28


最後,貼一張我喜歡的香腸攤
香腸攤沒有店號,就叫他「阿嬤香腸」好了
香腸15元,大腸10元,一組25元,二組…50元…三組75元…四組…(夠了)
去漁市有帶零件都會買個一組半 (也就是二條大腸加上一條香腸)
我很喜歡逗這阿嬤笑,有一次告訴他:「你知道我是誰的兒子嗎?」
阿嬤一臉狐疑??「我是阿蘭的兒子」,我說
阿嬤:「喔…賣麻吉A阿蘭」…唉,回來四年還是一堆長輩不認得我
木板:「有認識那辣椒和蒜頭可以多用一點嗎?」
阿嬤:「哈哈…那個不算錢」,老人家的笑點真的很低。

沒有留言: